昨天是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在厦最后一天,当天上午,采访团最后一站来到位于集美新城的互联网家政服务企业好慷在家,调研采访厦门改善民生,推进家政服务业成为拉动消费、促进就业、拓展新消费场景的生动案例。
在好慷在家办公楼,采访团成员跟随工作人员脚步,参观该公司“一颗种子”家政人员关爱基金展示区、社区邻里站展区、工种服展示区、企业未来的发展品牌发展展示区、86家政节展馆等,现场调研采访该公司包括餐饮、收纳、母婴、电器维修、养老护理等具体业务情况。
据介绍,好慷在家2010年成立于厦门,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O2O家庭服务企业。该公司聚焦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和城市居民的家庭服务需求,以“员工制”为特色,为行业培训专业服务人员超11万人,为1.5万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稳定就业岗位,企业累计发薪规模近100亿元。
“专业化程度高,服务门类细分上也做得很细致。”参观完后,中国妇女报社记者韩嫣然评价道,好慷在家不仅注重员工专业技能和服务的品质,对员工对外形象要求也较高。同时,她还提到,企业对部分岗位实施的年薪制让她印象非常深刻,“年薪制让员工有了安全感,就业也更稳定,劳动者能更踏实做好自己的工作”。
近年来,厦门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,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培育家政服务消费新增长点,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。抖音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2至2024年,厦门家政服务交易额(GMV)复合增长率(CAGR)高达2032%,是15个副省级城市均值的2倍多。
市商务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未来将继续把家政行业作为提振服务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,通过持续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程度,促进家政服务企业的规范化和数字化,提升家政服务的标准化、品牌化和智能化水平,力争把厦门家政服务产业做大、做优、做强,更好地发挥家政服务业在促消费、惠民生、稳就业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,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67岁的苏艺能出生在深田社区,67年不曾离开。留住她的,除了对“娘家”的依恋,还有社区越来越舒适便利的生活圈子。看病、购物、吃饭、学习、社交、休闲娱乐,几乎都在15分钟步行可达的范围内实现。她的退休生活,也被社区和共建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填满。每周三,她都在线预约好社区的多功能活动室,带三四十名街坊邻居一起上舞蹈课。“我是一个老人,在这里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,我一辈子都要住在这。”她说。
城市空间日益紧张,群众需求只多不少,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建设的全面铺开,是厦门对多元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。扎根群众家门口的 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不断向内生长、向外延伸,拉近邻里关系、温暖居住空间、提升生活质量,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强烈的归属感、幸福感。
在开元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,85岁的廖奶奶和朋友们有说有笑地包汤圆。她在照料中心住了半年,只要老人们有需求,这样的聚会活动常办常新。85岁的陈奶奶做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来此休养,护理员每天带她做康复训练,帮忙洗澡换药,她笑称自己在这里好吃好睡。
2024年正式运营的开元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采取民办公助形式运营,为社区老人提供养老照料、日间照护、居家康养、营养配餐等多元服务。老人入住、床位管理,日托、短托后返居老人健康持续管理等业务均采用信息化管理,并融入各类活动场景与服务形态,形成具有厦门区域特色的照料中心管理系统。目前,照料中心已先后接收57位老人入住,床位长期住满,配餐中心平均每天提供400多户送餐服务。
今年暑假,市民孟亚给5岁的儿子小辉找到了放心的好去处——家门口的深田社区暑托班。小辉尤其喜爱绘本课,还在班上交到了新朋友,“上课是免费的,孩子既学又玩,很开心。”无独有偶,为满足居民就近入园需求,今年嘉莲街道莲兴社区新增了一所公立幼儿园——嘉悦幼儿园,目前幼儿园招生已满,将在9月开园。
挖掘重构存量空间,就近建设普惠性托幼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,是厦门“圈”出居民幸福生活的生动缩影。通过整合服务资源、配齐服务设施、丰富服务业态、增强服务能力,结合新零售、新业态、新消费模式,厦门61个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试点社区已拥有商业中心、综合超市、维修店、家政点、养老站点等完整配套,共有商业网点2.12万个,充分满足居民托育养老、运动休闲、文化娱乐等各类需求,形成试点先行、标准引领、全域提质的厦门实践经验。近日,厦门入选商务部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,便民生活圈进一步向优质升级。
打开好慷在家小程序,上门收纳、做饭、保洁、维修、洗宠、干洗、小户型打理等服务一应俱全,消费者只需点点手机在线下单,家政人员就会根据预约时间上门服务。除了传统的养老和母婴护理服务,厦门的家政服务正向更多细分领域提质扩容。
这几年,从事上门保洁的苑丽喜三不五时参加各类培训,随着家政服务内容的升级,她的工作内容标准也不断调整,“专业工具包有了哪些更新?7种颜色的清洁布分别用在啥地方?这些是我们的必修课,每一次上门都要按操作规范和服务标准来执行。”好慷在家培训师李玉红说,今年公司新增了十余个家政工种,针对行业通用标准和公司自定标准,培训内容都更加精细,“我们不仅给自己的员工素质培训,也在对外培训中输出这一些内容,期盼大家共同提升行业水平。”
家政服务水平良莠不齐,找家政像在开盲盒,是许多消费者诟病的一个现象。厦门通过推动家政服务标准化、规范化破题,将推动家政服务领域标准制定工作纳入《厦门市贯彻落实<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>实施意见》,鼓励企业和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家政服务标准化工作。累计发布10项区域标准、6项团体标准,涵盖企业信用等级、家庭搬家、家居清洁等领域,参与2项国家标准制定。还在全国首创两岸家政术语对照标准,成立全国首个两岸(厦门)家庭服务业中心。
以标准提升为牵引,厦门有力推动家政服务业提档升级,朝品牌化、专业化发展。目前,全市拥有6家全国领跑企业、4家“全国家庭服务业百强企业”,8家“全国家庭服务业千户企业”,1家中国智慧城市O2O领军企业,4家福建省家政服务业领军企业,行业规模和规范度居全国前列。厦门市商务局党组成员、二级巡视员陈跃进表示,厦门从促进家政服务企业规范化、数字化,家政从业者职业化,家政服务标准化、品牌化、智能化等方面,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,初步形成信用监管+产教联动+品牌引领的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模式。
厦门还在探索“物业服务+家政服务”新模式——物业工作人员做家政助理,为业主提供基础服务;专业家政师则入驻社区,提供更多深度业务。这种“基础服务+专业服务”的分层模式,不仅让家政服务业更深度融入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,也逐步扩大家政市场容量,更好地发挥家政服务业对增加就业、扩大内需、促进消费、保障民生的及其重要的作用。